49年刘少奇秘密访苏,斯大林邀请江青,江赴宴后却一言不发,为何
【前言】
打完辽沈、淮海、平津这三大关键仗后,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打垮了,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人数一下子涨到了400万,各个解放区也都连在了一起。
这时候,解放军战士们斗志昂扬,武器装备也升级了不少,变得更加先进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在多次大型战役中积累了丰富经验,现在面对国民党军,信心满满,胜利在望。
1949年4月20号那天,毛主席和朱老总下了道命令,说要渡江。
让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,务必干净利落地消灭掉国内所有敢于对抗的国民党反动势力,让全国人民获得自由,守护好咱们国家的领土主权不受侵犯。……对于那些想要停战、愿意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的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,咱们可以参考《国内和平协定》的最终修改意见,跟他们签署地方性的和平条约。
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,很快发起了渡江战役,成功解放了南京等大城市,打败所有反动派、实现全中国解放已经近在眼前。
当共产党引领的人民革命在全国即将大功告成时,着手建设新中国的重任也被摆上了台面。所以,就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关头,党中央作出了决定,要派刘少奇带领的中共代表团悄悄去苏联访问。
【毛主席接见柯瓦廖夫,刘少奇率团顺利抵达莫斯科】
1949年3月25号那天,毛主席、朱德、刘少奇、周恩来、任弼时这些大领导都去了西苑机场参加阅兵。阅兵完事儿后,晚上李克农就安排中央的同志们住进了香山。到了第二天,毛主席也搬进了香山那双清别墅里。
在香山办公那会儿,周恩来差不多天天得往北京城里跑,跟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、沟通,忙着解决各种事儿。刘少奇呢,他跑到天津那边去考察了。毛主席也是,每天不间断地会见各个民主党派的朋友。
在香山那段时间,毛主席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经常和柯瓦廖夫碰头聊天。柯瓦廖夫呢,他是苏联铁道部的二把手,也是中长路上苏联那边的老大,还是在北平苏联官员里职位最高的。
毛主席和刘少奇跟柯瓦廖夫聊了很多,主要是讲了中国当时碰到的一些难题。柯瓦廖夫呢,也通过这次谈话,对中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。他们聊的内容很广,但都是围绕中国面临的那些挑战展开的。
说实话,柯瓦廖夫对政治那一套真的没啥兴趣,这点斯大林心里也跟明镜似的。1950年的时候,他跟毛主席聊天就说:“柯瓦廖夫啊,他就是个搞铁路的技术大拿,政治啥的他都不懂,也没那方面的经历,说他是政治门外汉那是一点不夸张。他要真往政治里掺和,那可就惨喽,跟老鼠进风箱没啥两样。”斯大林这么说,其实就是想给毛主席道个歉,认个错,盼着能得到毛主席的原谅。
五月份的一天,毛主席接受了柯瓦廖夫的邀请,前往他在香山的家做客。两人一块儿吃了顿晚餐,聊得非常开心。
很快,党中央做出安排,让刘少奇带队悄悄去苏联访问,还提议让柯瓦廖夫一块跟着,访问的日子就选在了7月1号。
出发之前,住进中南海的毛主席和刘少奇专门安排了时间见柯瓦廖夫,和他聊了挺久。毛主席跟他说:“你这次跟代表团出国,路挺远的,肯定会挺累。但也好,能顺道跟家人见见面,挺不错的机会。”
会谈完后,柯瓦廖夫坐车从中南海出来。在车上,他有点焦虑地说:“7月1号这天本不该跑这么远的,感觉不太顺。”
真没想到,话还没落地,一辆车就把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给撞了。好在后来,中南海那边伸出了援手,车祸这事儿才算是妥善解决了。
这时候,柯瓦廖夫走了之后,毛主席和刘少奇又接着聊了好久。毕竟,这可是中国头一回正儿八经地派代表团出去。再加上那时候新中国正忙着搞建设,刘少奇这次悄悄去苏联访问,真的是太关键了。
结果,本来计划在7月1日走的没走成,行程被挪到了第二天。
这次是中苏两党头一遭举行的高级会谈,非常关键。所以,中共中央早早就把王稼祥从外地调回了北京。他一到香山,代表团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出国的事宜,邓力群和戈宝权协助他整理各种材料。在访问苏联的时候,王稼祥表现得特别出色,给出了很多好建议。
7月2号,刘少奇和王稼祥带着一帮人,里头还有戈宝权、邓力群,一起往北走。柯瓦廖夫他们也一块儿,都是去苏联的。走到沈阳,他们碰头了高岗和那个翻译徐介藩。接着,一行人又到了大连。大连是他们坐飞机去苏联的地方。
飞行路程长得吓人,一路上惊险不断。那时候,国内正打着仗呢,飞机只好绕个远路,从朝鲜上空飞过,这才到了伯力。可那时候,朝鲜南北两边也正杠着呢,为了不让空中的强盗找上麻烦,飞机一会儿飞得老高,都快到八千米了,一会儿又往下降。代表团的人都被冻得不行,衣服都湿透了。特别是王稼祥,他身体本来就弱,飞机一落地,他就感冒了。
好在,一行人平安到达了伯力,边疆区党委书记亲自出来迎接,热情得不得了。他满脸笑意地对刘少奇讲:“盼着中国革命能一路高歌猛进,彻底赢得民族独立,建起一个货真价实的主权国家。咱们苏联远东跟中国地界相接,亲如一家,到时候肯定开心得不得了。有个好邻居,那日子才过得舒心呢。这也是全苏联老百姓的共同期盼和乐事。”
第二天早上,代表团就赶紧从伯力出发,去往下一站。因为要抓紧时间,飞机飞得老高,大概在一万到一万三千米的空中。结果,飞机里头冷得要命,温度都降到零下了。代表团的成员们开始觉得呼吸不畅,有的还吐了,拉了肚子。等好不容易到了赤塔,大家看起来都像生了场大病,一个个累得不行。
接下来的三天里,飞机一路飞过克拉斯诺亚尔斯克、新西伯利亚,还有斯维尔德罗夫斯克这几个地方,最后在第六天的中午时分,顺利到达了莫斯科。
现在,从北京坐飞机到莫斯科,几个小时就能搞定。真不敢相信,七十多年前,居然要花上六七天才能到莫斯科。
就在那种特别不好的环境里,党领着全中国的老百姓,一点点地把新中国建立起来,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,才有了现在这番全新的模样。
【刘少奇和斯大林会谈,斯大林主动提到原子弹】
代表团一到莫斯科,稍作休整,就马上被邀请到了斯大林的避暑山庄。斯大林在那儿摆宴,热情款待刘少奇和代表团的其他人。大家一边享用美食,一边聊天,氛围挺和谐的。别看场面挺轻松,其实聊的都是挺重要、挺实际的政治大事儿。所以,这场宴会愣是进行了快四个小时才结束。
回到住的地方,刘少奇立马把代表团的人聚一块儿开会,讲了讲在宴会上跟斯大林聊的内容。大家琢磨了下,看看哪些地方已经说到一块儿了,还有哪些事儿得再聊聊。接着,他们还一块儿列了个单子,准备下次会谈的时候要重点说说的事儿。
关于这事儿,王稼祥提出:“咱们得整一份关于中国情况的书面报告。这样一来,下次开会咱们就有底气了,说话也更有条理。以后咱们探讨问题,这份报告就是咱们的基础。跟苏联那边聊的时候,他们也能更全面、更准确地了解中国的情况,开会时就能避免重复,啥事儿也不会落下。”
在国内做好充足准备后,王稼祥提了个建议,咱们报告很快就搞定了。第二次聊天结束后,这份报告就递给了苏联那边。结果证明,王稼祥这主意真是太管用了。从那以后,跟苏联的几次会议里,两边都是照着报告里的计划,一步一步来,有条理、有重点地往前推进。
1949年7月11号夜里快十点时,中国代表团接到邀请,到了克里姆林宫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的地方。这次会议是斯大林来主持的。在会上,斯大林对中国代表的报告赞不绝口:“少奇同志的报告条理清晰,意思明确,我们的人看了都说好,没问题。”
说到以后中苏咋样,斯大林讲得很明白:“新中国政府一建立,苏联马上承认。那个1945年的中苏条约,其实不公平,因为那时候是跟国民党谈的,没办法。等新中国成立后,毛主席可以来莫斯科。毛主席到了莫斯科,咱们再一起把这事儿给解决了。”
那时候,苏联在旅顺还有军队驻扎。关于这事儿,联共中央里头也有了主意:“等跟日本的和约一签,美国从日本走人,苏联也可以琢磨着从旅顺撤军。要是咱们中国的朋友开口,苏军立马就能撤,没问题。”
1949年5月到6月那会儿,蒋介石那边不停派飞机来轰炸上海,把上海的基础设施给炸得挺惨。毛主席一看这不行,就亲自给斯大林发电报,请他让苏联空军出手,帮忙对付蒋介石的军队。
后来,苏军迅速从旅顺调派了两个飞行队伍过来,这样一来,敌机就不咋在上海天上飞了,也很少在中国别的地方露面了。这对紧接着要办的开国大典可是帮了大忙。从这点上看,苏联当时在旅顺驻军,在那个特殊时候,还真是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这次会议的氛围相当紧张,苏联那边大部分时间都是斯大林在发言。他还说:“这会儿,咱们还是得再听听中国朋友们的看法和解释。”
刘少奇跟苏联那边聊了好些事儿。聊到最后,他们还扯到了其他一些话题。一开始,苏联那边说了,想早点帮中国共产党解放新疆,他们会出手相助。这不,7月底的时候,王震给刘少奇发了封电报,说想派人去新疆三区那边做工作。刘少奇一听,立马就让邓力群悄悄从苏联回来,去新疆搞和平解放的事儿。
在莫斯科那会儿,刘少奇和斯大林总共碰了六次头。他们聊了很多,主要是关于中苏以后怎么发展、怎么建设这些大事,聊得挺透彻也挺全面。
在第四回合的交谈里,斯大林特地安排代表团去看了场电影。里头有一部挺特别的,讲的是原子弹试爆的真实场景。听说,这还是苏联头一回给外国客人放这类片子。电影里头,重点展示了原子弹怎么扔出去,还有它准准地砸中目标,以及那巨大的破坏力。
说实话,斯大林挑中这部电影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。一方面,主要就是想秀一秀苏联原子弹的厉害,让盟友们瞧瞧,别人能搞出来的玩意儿,苏联也不在话下。再一个,斯大林这也是在放话,要是有谁敢来招惹我们,那他们可得掂量掂量后果,而且,咱的朋友们也有了原子弹这层保护伞。
电影结束后,斯大林又发表了挺有深意的见解。他说:“科技现在发展得飞快,快得让人根本想不到。军事科技也一样,想拦住它的发展势头,难啊。”
刘少奇他们代表团的人听明白了这话背后的意思:苏联那边正琢磨着怎么造出更先进、更厉害的武器,说不定他们已经在这方面有了新进展。
【斯大林罕见自我批评,刘少奇巧妙作出回应】
1949年,中苏两边在第四轮谈判收尾时,斯大林冷不丁地说想在下次碰头时,能请中国这边的女士来一趟:“我晓得莫斯科这儿住着两位中国女士,咱们这边特别想请她们来。但具体怎么请、怎么安排好,还得看你们的意思。”
斯大林提的那两位女同志,说的就是江青和王稼祥的太太朱仲丽。那时候,江青因为身体不好,正在苏联的一个疗养所里休息呢。王稼祥这人挺机灵,他琢磨来琢磨去,最后决定不让朱仲丽去参加下一次的聚会了。
1949年7月27号那天,斯大林在孔策沃的别墅搞了个聚会,咱们中国代表团也被请去了。还有啊,江青也被邀请了,她也到场了。
宴会一开场,斯大林先环顾了下整个会场。他瞅瞅中国朋友们的模样,就说了句:“中国朋友们都挺年轻啊。”接着,中苏两边就开始聊上了,气氛友好又欢乐,整个宴会都显得特别轻松自在。
但是,江青的行为却相当奇怪,在整个宴会上,她都显得特别拘束,一声不吭。这跟她平常的性格大不一样。
其实,在宴会还没开始的时候,刘少奇就已经私下里跟江青说过,特别叮嘱她尽量少说话。江青呢,为了能给斯大林说几句好听的祝酒词,跟自己的翻译琢磨了一整天。但遗憾的是,她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开口。
就在江青心情不好的时候,斯大林突然站了起来,往宴会厅的另一边走去。这时候,旁边有人跟江青说,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给斯大林敬个酒。江青一听,立马就点头答应了。她拿起酒杯,走到斯大林身边,大声地说:“咱们一起举杯吧,就为了斯大林同志的身体健康!斯大林的身体健康,就是咱们的福气!我盼着斯大林同志长命百岁!大家跟我一起,为斯大林干一杯!”
斯大林听完,哈哈大笑,其他同志也都笑着凑近来一起碰杯。干了杯里的酒后,斯大林走到中国同志旁边说:“我的身体好,居然能让大家都开心,这实在是让我有点受宠若惊啊。”
接着,他提高嗓门对在场的人说:“咱们中苏两国,就像亲兄弟一样,团结友好那可是头等大事,对全球的革命事业都影响深远。斯大林活着的时候,咱们两国人民就得拧成一股绳,现在他不在了,咱们还是得抱成团。为啥呢?因为团结就是力量嘛!咱们之间的紧密合作,跟世界革命、人类的未来都是紧密相连的,这事儿太重要了。”
听了斯大林的话,在场的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,大伙异口同声地说:“斯大林会长寿,希望他永远身体健康。”
挺让人吃惊的是,斯大林在这次大会上居然破天荒地做了自我反省。他直接问刘少奇:“你们在斗争的时候,我们有没有给你们添乱或者碍过事呢?”
不成。毛主席其实不去重庆也行,有周恩来总理就足够了。但毛主席还是去了,结果非常棒。这样一来,我们立马就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动权。
你们在参与有美国人卷入的和平活动时,有没有因此吃亏,或者我们无意间给你们添了啥麻烦?
在争取和平那会儿,中共中央心里跟明镜似的,虽然有点小损失,但不算啥。不过,那场和平行动真的挺关键,既让美蒋那边乐呵了一下,也给咱后来打倒国民党铺了路。那会儿,没有一个人跳出来说咱们做错了。
中国人向来都讲礼貌,很客气。我们感觉我们可能给你们添麻烦了。你们心里或许有不满,只是不好意思讲出来……但要是我们真说错了啥,你们还是直接告诉我们吧,我们会留意的。斯大林这么说时,显得有些过意不去。